产品运营还是产品“打杂”?- 我的运营感悟

当深入到一个行业去发现问题,并用上帝和平民的思维互相换位去看,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从行业现状,到产品问题,或者是细节末梢之处的巧处。

—— 记,一个运营狗的辛酸史

 首先,我是一只在某大厂实习+打杂做了差不多有一年多的小运营专员,别问我为什么不是产品运营!

刚开始的工作更多是打杂,没错或者就叫打杂。我甚至干过人眼去筛四万条的数据,那能不是打杂? 不过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脚踏实地或者什么是拼命… …

非常感谢这段历史,让我知道了VB和工具的重要,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会用更加聪明的方式去处理看似很复杂的事儿。

在开篇之前,我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互联网运营,当技术和产品几乎一摸一样的时候,打出差异化竞争,堆架自己产品的运营壁垒,形成别家产品无法替代的运营氛围,这点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网易云音乐”,我曾纵横对比过腾讯音乐互娱的全线产品和“网易云音乐”的竞品分析,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QQ音乐”从设计到功能再到版权覆盖完全碾压:“网易云音乐”,但是网易云音乐抛去所谓的“付费转化”但看“用户活跃”却超过了整个腾讯音乐互娱的全线产品,想想真的可怕。这其实就是“网易云音乐”为自己堆架的运营壁垒,所以有句戏称,在“网易云音乐听的不是歌,而是评论里的灵魂。”

为了给自己做一个总结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并附带我关于运营的想法与逻辑导图,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初级运营,运营执行

执行,是初级运营必备的工作,也是最常见的工作,小到题目攥写,大到活动策划,都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执行。听得导师教诲,最简单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做的很丰富,很流程,很精彩。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基础运营执行的整合能力,运营整合的关键在于打通运营流程,而运营流程是需要自己去实地探索和建立的,越微小的事儿建立流程后就越会显得有序,当然前提是项目度过了冷启动阶段,并且已经有合理的渠道内容和粉丝增长转化方式。不然冷启动阶段即使已经做好流程,也可能因为项目的突然转向或者KPI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初级运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力!晚上大谈理想,早上继续搬砖的人很多了肯定不缺我一个。无论有再好的策划或者运营创意,都是需要去执行的,将一份并不算完美的策划执行到100%比做一份非常牛的策划执行到50%更有价值。

运营是需要手段的,手段是需要积累的。所以一切上手就说自己想做“一个伟大的产品”的运营,都是魑魅魍魉。可能一蹴而就吗? 显然不能。所以对于同样身处于初级运营阶段的我来说,目前务必做好的就是执行,只有真真实实脚踏实地的去执行,去摸索,才能让自己静下来去看到一些别人发现不到的东西。

这点是我之前踩到的坑,也是我认为比较深刻的一点。

内容运营,善于引导

关于内容运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如何去分析和揣摩用户的行为习惯,冷启动的话这点会显得更关键。它将会决定整个产品的走势和风格。所以在产品刚刚上线的时候必不断去尝试产品基调,并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去小步调整自己的计划。但是,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培养用户习惯,而不是一味的去遵从,如果听风就是雨完全没有自己的产品基调,那可能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味的去遵从用户带来的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内容运营方案。这点,我们可以参照“快手”和“抖音”,快手前期的运营模式就是不运营,让用户自己去发掘内容点,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裤裆塞鞭炮”“生吃灯泡”之类的不可理喻的内容。反观“抖音”,我记得最早一批抖音用户都非常高质,那时候我旁边上是ISUX团队,全是中国比较牛叉的设计师,天天玩抖音玩的不亦乐乎。后来我很好奇,就下了一个,发现早期的抖音运营质量相当高,可能初期定位是 Vine 的原因,整个产品的基调都偏时尚感和设计感。所以说内容运营,贵在分析和引导!

用户运营,志同才能道和

拉特定人做特定的事儿,精细化运营,才是用户运营的关键。比方说我的产品是一款类似“丁香园”的社群,那么它的用户运营可能就涉及普通用户和专业医师,如何去分别做这两个群体的运营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丁香园是怎么做的呢?这款产品是将定位,定为医师和病患,病患和病患,医师和医师这样的综合交流平台,用分别栏目的方式去分别给病患和医师导流,比如病患就是链到“丁香医生”更偏向疾病咨询,医师更偏向医学交流就会定位到论坛和医师的个人博客页。

合理去划分自己的栏目,分层分阶去做用户运营达到运营精细化,比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要好许多。物以类聚,用户以群分。做一套精细化运营方案是用户运营的前提。

营销推广,均衡之间

营销推广是有分营销手段和推广渠道两个部分的。两个比重我认为同样重要,如何达到口碑裂变和转化完全是营销手段和营销计划的范畴。而如何得到第一批裂变用户,则是推广渠道的缘由。推广决定你得到的初始用户基数,营销决定你的初始用户是否可以翻倍,二者缺一不可。

当你单纯去砸渠道,那么你得到的也只能是拿钱买流量。当你单纯去做营销计划,你付出的可能远远低于你得到的。现在的互联网,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二者的平衡,才能算是做好了这块东西。当然这边也会涉及到资源平衡和本身产品体量的问题。这边的营销手段,包括但不限于SEM,EDM和平台活动。

活动运营,理清目标

见过很多做活动的不是知道自己做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可能就是为了一个节日,一个热点去做活动。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活动运营最忌讳瞎搞,明确自己做活动的目的要比活动策划重要的多。比如目的是拉新,那么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围绕着拉新这一个点去做活动的策划推广。比如目地是品牌营销,那就完全抛掉什么付费转化,专心做好品牌推广的工作。比如你的目的单纯就是现有用户的催活,那就多出一些老用户的线上线下活动。如果做活动没有目标,那么活动相当于赔本赚吆喝了,这也是我和导师学到比较重要的一个点。

无论是什么活动,先搞清楚你的目标,或者你的KPI是什么!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很难。

其次,我在这里还想表达下关于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的区别。产品策划就是广义的产品经理啦,策划可能更加在意的整体产品的上线节奏把控和产品功能。而产品运营,就是想方设法去拉用户来用你的产品,两者天生就是矛盾并相辅相成的。

产品运营是到前线打仗的人,而产品策划则是子弹供应。二者缺一不可,但却矛盾斐然。

比如我是一个健身APP,现在有个双十一的活动想卖掉一批健身器材,但是之前我们并没有做过这项业务,那么运营的想法可能是立刻帮我去上架商场的功能去卖。而产品,则会想到开发成本和产品的功能周期去权衡是否有必要上架商场功能。这个问题是有两面性的,其一在于后续我还要不要拓展商场这项业务,如果它是APP的商业模式,那这应该就是必须去上的基础功能,基础功能都没有谈什么运营。其二在于这个只是双十一的几天时间的短期活动,而且本身产品没有这个业务模型,那么这时候使用第三方的商城系统比如有赞微店就会好很多。

如何解决矛盾,达到策划和运营的平衡,是一个好产品的基础。其实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要比上述例子更加复杂。

运营是与人打交道的,而做运营说白了,就是挖掘人性。运营思维,比运营技巧更重要!

如下,是我总结的运营导图,希望可以帮到那些和我一样的运营菜鸟,同时也感谢各位运营前辈可以指正我的错误观点。

一个求知若渴的运营菜鸟

运营导图(点我查看)